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二十章 多面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多面手 (第5/6页)

了。只有在战争时期,需要为所有船队护航的情况下,海军才有必要采购更多的反潜护航战舰。

    可以说,“湛江”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舰,在设计上也非常超前,更极具性价比。

    受此影响,“湛江”级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期间分成不同批次各有改进,但是船体结构与主要系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了通用性,成为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建造数量最多、用途最广、使用最频繁、活动强度最大的主力水面战舰。

    到最后一艘完工的时候,算上出售给友好国家的外贸型,“湛江”级的总建造量突破了三百艘。即便在全世界的海军历史上,“湛江”级的建造数量也仅次于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弗莱彻”级驱逐舰。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湛江”级,确保了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成功保卫了主要航线,让成千上万的船只能够自由航行,不受敌方潜艇威胁。

    到了战争后期,“湛江”级的多用途性能还得到了充分发挥。

    当时,在役的“湛江”级中,有三分之二跟换了任务模块,在低强度海战中承担起了防空与打击任务。

    从经济效益上讲,“湛江”级无疑是海军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要知道,海军仅为“湛江”级支付了一百四十亿元的设计费用,即便把jh-45反应堆的开发费用算上,也只有三百多亿元,平摊下来,每艘“湛江”级的开发与设计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