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上校代言 (第3/5页)
进攻肯定不现实,如何守住战线才是决定性的问题。 只是,作为一名资深作战参谋,皮特非常清楚,任何时候进攻都是最好的防御,即便被迫放弃进攻,也要在防御中留出足够的反击兵力,不然全面被动防御,迟早会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本着这个原则,皮特对联军的部署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看上去,他的动作并不大,因为之前充当进攻兵力的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仍然部署在战线后方,重组后的韩军第九装甲师则退守元山以南地区,顶在防线上的仍然是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 可是从兵力配制上看,联军的作战部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明显的,莫过于炮兵与装甲兵的位置。 在进攻部署中,炮兵肯定得放在前沿阵地后方,为突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而在防御部署中,炮兵往往部署在第二道防线上,为防御部队提供火力掩护。装甲兵的部署方式也是同样的道理,进攻时装甲兵肯定得靠前集中部署,形成装甲突击力量,而在防御中,装甲兵得放在战线后方,充当机动反击力量。 按照皮特的部署,原先加强给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的装甲兵与炮兵全部后撤。 为了得到一支足够强大的反击兵力,皮特甚至从两个步兵师各抽调了一个装甲营,用来加强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 如此一来,美军装甲力量的六成已经撤到战线后方。 这些装甲部队经过整编后,组成了三支反击集群,分别部署在南埔、沙里院与开城,成梯次形成了三道防线,并且成为了联军分阶段发起防御反击的主要力量。 这套部署方式,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皮特上校的担忧。 虽然在他进行部署的时候,新增的三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