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 (第5/6页)

此一来,得在两年之内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陆雯专程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蒲玉婷保证hfk-1反应堆能在二零二一年年底之前交付之后,影响国产航母建造进度、以及“黄帝”号改造工程的首要因素就是电磁弹射器。

    从某种意义上讲,弹射器比航母本身还要重要。

    原因很简单:没有弹射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上不了航母,航母战斗群也就无法建立完备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把重点放在了蒸汽弹射器上。

    早在本世纪初,情报机构就通过各种方式,设法从乌克兰与俄罗斯搞到了一些前苏联时期开发蒸汽弹射器的技术资料。

    这些技术资料,成了中国研制蒸汽弹射器的基础。

    问题是,在解体之前,前苏联没能搞出蒸汽弹射器,很多技术问题都没解决,而中国也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

    二零一零年前后,第一台国产弹射器问世。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利用yak-44的技术资料,着手研制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问题是,国产弹射器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不但功率没有做上去,小型化工作也遇到了麻烦。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后,海军启动了备用方案,即研制电磁弹射器。

    这个选择没有错,因为就算蒸汽弹射器搞出来了,也面临着问世即落后的尴尬局面。重点研制电磁弹射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到了二零二零年左右,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