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机会 (第2/6页)
一月二十日枯竭,而占领安曼,能把进攻维持到十一月二十五日之后。显然,巴拉姆不会指望在十一月二十日之前歼灭强大的第十三集团军。更重要的是,就算歼灭了第十三集团军,以军也不可能在十一月二十日之前攻占大马士革。 显然,巴拉姆别无选择。 由此可见,如果中国空军没有在十七日下午全面出动,那么以军有很大的可能在十七日夜间攻占安曼。 结果就是,当得知中国以空运的方式向安曼派遣地面部队,巴拉姆一下就绝望了。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约旦国王在十七日下午两点整,即第一批中国军队到达安曼全大约十五分钟,通过电视讲话正式向以色列宣战,并且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这场捍卫阿拉伯世界的圣战。 只是,约旦国王没有向美国宣战。 当然,巴拉姆没有真正绝望。 空运到当天下午五点就结束了,两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送来了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的一个装甲旅与一个步兵旅,以及第三个旅的主战装备。因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参战,所以第三个旅的官兵要到二十日之后才能到达安曼,而在此之前,战略空运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向伊拉克运送空中力量。 当然,两个旅也足够了。 这个时候,以色列的情报机构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即把到达安曼的中国军队当成了主力部队。 事实上,从编制上来看,这支部队就不是主力部队。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