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时过境迁 (第4/5页)
器全面进入了轨道时代,从上海到纽约,全程飞行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左右。 这种交往效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 当然,生产力提高的本质,还是对能源利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到二十一世纪八零年代,中国已经全面普及了第二代聚变核电站,美国则在二十年后达到了同样的程度。 可以说,这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代聚变核技术,才是真正的可控聚变核技术,因为第二代聚变核技术才基本上使电力变成了无限制供应的社会公共资源,而且其成本,也才真正的降到了接近于零的程度。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就算免费为居民供电,也是限制性的,即每个居民都有额定的供电配额,超过部分仍然得购买,而且是花高价购买。至于工业用电,中国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免费供应。 在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全面普及之后,中国才真正开始无限制免费供电。 当然,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因为中国政府依然得使用税收来生产、以及为发电站供应发电原料。 严格说来,要到第三代可控聚变核电站问世,也就是直接以氢为燃料的核电站问世,才能实现全面无限制免费供电,政府所要做的就只是建造核电站与维护核电站,原料能由发电站自行提取。 毫无疑问,电力开始无限制供应,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彻底的。 别忘了,在现代社会中,最不可缺的资源就是电能。 没有电能,人类社会几乎寸步难行,而有了电能,就几乎能够生产出所有物资,从粮食到衣物、从食品到药物、从飞行汽车到大型飞机、从家用电器到电子设备,甚至包括人类居住的空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