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急转直下 (第5/6页)
产生的打击力量空缺,但是在二零五零年,空军的经费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之后,就转为采购制空能力更强的j-31,并且逐步对原有的j-31进行了改进。当时,纯多用途的j-31基本上都部署在国内,派往国外的都是制空强化型。 也就是说,这些j-31的制空作战能力不但不比j-30差,还更加突出。 当然,以色列空军在空战中惨败,与轻敌有关,或者说与情报有关,因为在此之前,没人知道中国已经向伊拉克派遣了战斗机,结果以色列空军飞行员在空中遭遇对手的时候,还以为对方是叙利亚的战斗机。加上空战在夜间进行,夜视仪上的战机轮廓非常模糊,等到进入格斗阶段的时候,以军飞行员才发现异常。 与j-31格斗,以军战斗机没有任何胜算。 根据中国空军的测试,制空加强型的j-31的格斗能力超过了j-30,能在机动中短暂达到二十g的最大过载,而最新式的j-30的最大过载也只有十八g,而以军的f-44c只能达到十五g。 至于飞行员的素质,以军更不具有优势。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才过去七年,当初参战的飞行员大部分还在服役,而且正处于飞行员的黄金年龄段。 更重要的是,这支j-31机群来自巴基斯坦,是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中的主力部队。 当时,在这个联队的九十六组飞行员中,有十二组是王牌飞行员,其中战绩最多的达到了十四个。 相对而言,第五次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