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十一章 打击利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打击利器 (第4/5页)

上,即对潜在敌国进行突然打击。

    问题是,在核武器已经成为历史的情况下,巡航导弹潜艇携带的一百多枚巡航导弹根本不可能毁灭一个国家,战略打击能力还不如一支轰炸机群,或者是一支航母战斗群,因此其存在的价值本身就不高。

    当然,美国海军的情况与中国海军并不一样。

    在全面销毁核武器公约生效的时候,已经有八艘“艾伦”级服役,另外四艘也完成了船台建造。更重要的是,已经服役的八艘“艾伦”级的平均役龄还不到五年,其艇体与堆芯设计寿命都是五十年。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进行全面改造,只需要把潜射弹道导弹装置改为巡航导弹发射装置,这些潜艇就能服役四十五年。从效费比上来看,“艾伦”级非常有改造的潜力。

    在战术使用上,美军对巡航导弹潜艇的依赖性也比较大。

    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的打击能力与其使命严重不符。

    虽然美军有十五支航母战斗群,仍然是全球头号海军强国,但是美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是中国海军的四倍,兵力密度比中国低得多,而且美国海军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原理本土的地方作战。

    如此一来,美国海军更加需要增强火力投送能力,也就是打击能力。

    与扩大舰队规模相比,把十二艘崭新的战略核潜艇改造成巡航导弹潜艇,显然更加具有效费比。

    要知道,十二艘巡航导弹潜艇在一次突击中的投送能力相当于一支航母战斗群,可是其改造费用只是打造一支航母战斗群的十分之一,即便把采购导弹的费用算上,也只相当于航母战斗群的百分之十五。

    此外,在战术使用上,美军一直奉行前沿部署战略,因此巡航导弹潜艇的隐蔽性有了用武之地。说得直接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