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百七十一章 复员大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复员大潮 (第3/6页)

文职人员处理的事务。

    到最后,黄瀚林也承认,过分削减军队是错误的行为。

    两年后,中国军队的兵力不是一百四十万、也不是一百九十万,而是二百四十五万,比牧浩洋要求的还多了五十五万。

    后来,就有很多人认为,黄瀚林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要求牧浩洋把军队规模削减到一百四十万,并不是真的想这么做,而是想借此机会挤走牧浩洋,让这个不可取代的军事统帅离开军队,以确保其政治地位不受影响。

    毫无疑问,肯定存在这样的可能。

    只是,黄瀚林肯定不会明目张胆的做,而是会给牧浩洋制造一些难题,让牧浩洋主动辞职,然后再在一个恰当的时候,调整军事方针。

    结果就是,大战结束一年之后,随着欧洲联邦发动统一战争,黄瀚林采纳了由参谋长会议主席魏成龙提出的建议,把军队规模扩充到二百四十五万,以应对新的威胁,巩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所幸的是,黄瀚林没有完全贬低牧浩洋。

    在牧浩洋辞职之前,黄瀚林亲自授予他“大元帅”军衔,以表彰他在战争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牧浩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大元帅。

    不管怎么说,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安置上千万军人,绝对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

    所幸的是,在战争期间,牧浩洋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且出台了一些政策,便于在战后让军人复员。

    最主要的政策,就是“战场轮换制”。

    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