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亚剧变 (第6/6页)
有可以用来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预备队了,甚至没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围歼鄂木斯克的俄军。 事实上,随着战线拉长,戚凯威也暂时没有办法组织起新一轮战略进攻。 要知道,到四月底的时候,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战线已经长达六千公里,最东端在贝加尔湖西岸,最西端在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中国陆军总共只投入了十二个集团军,其中还有五个集团军为方面预备队,也就只有七个集团军在前线作战,兵力不到三十五万。 对于维持一条长达六千公里的战线来说,三十五万地面部队明显太少了。 即便俄军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也需要大约七十万地面部队才能维持这条战线。 如此一来,戚凯威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发动战略进攻,而是如何缩短战线,以提高战线上的兵力密度。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陆军肯定无法在上半年翻越乌拉尔山。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大陆战争也进入了僵持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牧浩洋提出了西南太平洋战略,即在二零五三年底,大型电动运输机的保有量超过一千架、舰队实力得到回升之后,投入五十万地面部队,发动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 戚凯威肯定不会答应,因为他的计划是在下半年进军俄罗斯欧洲地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