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规模投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规模投降 (第4/5页)

命令的布鲁希洛夫。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总统也不敢惩处布鲁希洛夫,因为俄军中的反叛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战后,很多受审的俄军将领都认为,正是俄罗斯总统的亲美立场,把俄罗斯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葬送了俄罗斯在过去数百年里,用十多代人的鲜血与汗水辛苦建立起来的国家基业。

    当然,这些俄军将领都没有提到,在开战初期,他们也是乐观派。

    不管怎么说,仅用了十八天,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方面军就不复存在了,其毁灭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戚凯威的进攻安排。

    要知道,如果没有暴风雪,戚凯威打算花一个月吃掉乌拉尔河以东的俄军。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损失微乎其微。到十二月二十日,只有三千余名官兵伤亡,而且三分之二是冻伤,真正的作战伤亡只有一千名左右。此外,装备损失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在推进到乌拉尔河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六个集团军都有较为完备的战斗力,没有必要动用第二梯队。

    后来,诺日罗夫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就提到,如果乌拉尔河东岸的俄军能够坚守,中国军队就别想打过乌拉尔河,因为美军三十个师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有足够的把握在乌拉尔河西岸取胜。

    显然,这位精通政治手腕的美军上将到最后都没意识到,正是他,葬送了原本可以协助美军作战、成为美军强力后援的两百多万俄军。也正是他的错误决定,使布鲁希洛夫在哈萨克斯坦战场上精心部署了数个月的战略防区变成了摆设。还是他,让六十万美军官兵不得不承受中国军队的全部压力。

    战后,就有人认为,如果是布鲁希洛夫在指挥美俄联军作战,哈萨克斯坦战役的结果将大不一样。原因就是,布鲁希洛夫肯定会让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