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潜力大爆发 (第2/6页)
会,共同商讨具有实际价值的战争生产计划。 通过这份工作,牧浩洋对国家的战争潜力有了足够深入、全面的了解。 战争爆发前,中国的人口总量是八亿七千六百万,统计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即实际人口在八亿八千五百万到八亿六千七百万之间,可用劳动力为二亿七千万,战时动员后能达到三亿八千万。 客观的讲,这个比例并不高。 要知道,美国在人口只有七亿左右的情况下,战时动员后的可用劳动力达到了四亿二千万,比中国还多了四千万。 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即中国在全球自然灾害之后,才迎来生育高峰。 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已经渡过了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偏轻,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所占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七。主要就是,在全球自然灾害之后,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出现了人口暴减现象,随后国家大力鼓励生育,在二零三八年之后迎来了生育高峰期,人口才恢复正增长。 相对而言,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平缓。 人口结构,直接决定了国家的总体战略。 说白了,没有人,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仅看本国人口、特别是可用劳动力,中国的战争潜力不如美国。只是,这是一个变化的数据。如果以十八岁为可用劳动力的下限,那么到二零五五年,中国的可用劳动力就能达到三亿九千五百万,而美国将减少到四亿零五百万。到二零五六年,中国将突破四亿,美国则将减少到四亿以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