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分歧 (第6/6页)
也同样鲜明,即作为军人,不管是牧浩洋还是戚凯威,都应该服从政治决定。 这下,戚凯威的提议被提上了日程安排。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俄罗斯肯定会在年内入侵伊朗,而伊朗军队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按照李明阳的估计,如果俄军得到了美军支持,伊朗很有可能在开战一周之后丢掉德黑兰。 这下,新的问题出来了。 要不要出兵伊朗,帮助伊朗稳住战线? 戚凯威坚决反对出兵伊朗,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条铁路线,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开辟第二块地面战场,而且这也会严重分散本来就不多的兵力。既然海路已经打通,就更没有这个必要了。 在他看来,把伊朗变成俄军的泥潭,反而更有价值。 要知道,伊朗有数千万人,而且国土面积并不狭窄,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伊朗人也较为好战。 这些因素,都应该得到发挥与利用。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他在大陆方向上的战略进攻不受影响。 可惜的是,这次不但牧浩洋反对,连黄瀚林都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遭到入侵,中国陆军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部队派过去,与伊朗军队并肩作战。至于围魏救赵战略,必须等到伊朗战线稳定下来之后。 在黄瀚林表明立场之后,戚凯威也不再坚持,也没有办法坚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