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三章 战略误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战略误判 (第5/6页)

十六人。

    入夜后,两艘排水量仅为四千吨的小型运输船进入洞海港,为陆战队送去了弹药等作战物资,以及大批生活物资。

    需要生活物资的不是陆战队,而是洞海的二十多万居民。

    麻烦事也接踵而至。在宣布实施军事管制之后,庞跃龙不得不抽调一个后勤营,在洞海设立了十多处救济站与一个战地医院,为遭受战火荼毒的居民提供生活援助,救治在战争中负伤的平民。

    还好,相关方面的准备工作非常到位。

    南海舰队的“李时珍”号医疗船已经到达,最多能够接纳一千二百名伤员。因为陆战队的伤亡并不大,所以医疗船的主要任务就是救治平民。再过两天,东海舰队的“扁鹊”号医疗船也将到达。如果有必要,牧浩洋还可以调动北海舰队的“华佗”号医疗船,以及印度洋舰队的“孙思邈”号医疗船。这四艘医疗船,最多能收容五千名伤员,都具有完备的医疗设施与救治条件。

    至于用来稳定民心的生活物资,更是早已准备妥当。

    事实上,因为作战行动比预料的顺利,作战消耗并不大,所以没有必要立即为陆战队运送作战物资。

    五月十三日凌晨,陆战队的重装部队在洞海港上岸。

    让登陆舰靠上码头卸下重装备,要比用登陆艇投送方便得多,效率也高得多。

    天亮之前,第三陆战旅与第二陆战旅的装甲营均已上岸。

    上午,两个陆战旅的炮兵营到达。

    虽然经过短暂休整,陆战队有能力再次发动进攻,但是庞跃龙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