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七章 战略目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战略目的 (第5/5页)

一个兵力欠缺时期。只要美国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在中国的防线上找出致命漏洞。

    问题是,到了十一月初,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

    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陆战队在十一月四日推进到了柔佛海峡北岸,而且是一个兵力超过两万的整装陆战师。

    更致命的是,第二个陆战师就在关丹。

    也就是说,中国陆战队能够投入两个陆战师攻打新加坡。

    虽然新加坡陆军的兵力超过了十万,装备也不算落后,但是与中国陆战队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

    除此之外,新加坡根本不可能保住制空权。

    就连乔丹上将都认为,只要中国陆战队下狠心,肯定能在十天之内攻占新加坡,至少能够占领主要目标,比如港口与机场。

    这下,问题出来了。

    不管准备工作进行得有多么顺利,美国陆战队最快也只能在十一月底发动进攻,因此中国陆战队有半个月的时间调整防御部署。因为没能在开战前的突击中全歼中国海军,也许要等到十二月份,才能发动两栖进攻。

    显然,到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已经堵上了防线上的漏洞。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要用多少代价才能在西太平洋上打开突破口,而是中国海军在打通了前往印度洋的通道之后,会对总体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比如中国会不会在中东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

    摆在美军面前的问题很现实:要么死守新加坡,要么全面修改战略计划。

    显然,这两个选择的结果都不大好。前者意味着美军必须在新加坡消耗兵力,而后者则很有可能使美国丧失制胜机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