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六十八章 历史时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历史时刻 (第4/6页)

内能,提高地球的总体气温。

    所幸的是,还有足够多的核弹头。

    当时,仅五个核大国就拥有近万枚核弹头,在大爆炸之后,还剩下了四千多枚,总当量在二十亿吨tnt左右。如果利用还没有销毁的核原料,还能在三个月内制造出大约五千枚当量在一百万吨tnt左右的核弹头。这么多核弹头,足以在短期内减缓北极冰盖的凝结速度。

    对人类文明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最初三个月。

    只要北极冰盖没有在这三个月内超规模冻结,那么在平流层飞机开始工作后,阳光辐射加热作用将显著增加,也就能阻止北极冰盖冻结。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全世界的一百多个国家再次动员起来。

    准确的说,是五个核大国。

    为了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趁此机会再次获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核弹头的组装与部署工作全部在四方机构的监督下进行,而且所有新生产的核弹头都被单独标注,确保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谁也不知道,可是谁都知道,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二零三六年一月一日,在各国提前交付第一批零备件之后,平流层飞机组装厂的生产线正式启动。

    两天后,第一批核弹头在北极冰盖下引爆。

    根据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分批次引爆核弹头,能够最有效的防止冰盖冻结,减缓冰盖的扩张速度。如果集中引爆核弹头,最多只能消融一些冰盖,对阻止冰盖迅猛扩张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冰盖也会反射阳光,而且反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