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百八十章 诞生之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诞生之地 (第5/6页)



    到了后来,只要定期更换国际空间上由纳米材料制成的主要承力结构,就能使国际空间站一直运行下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宇宙人类能够从地球人类中独立出来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决定建造国际空间站,并且把国际空间站打造成人类飞向宇宙深空的前进基地时,宇宙人类就已经诞生了。

    只是,有了生存空间,还需要有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

    创造这个环境的,是一个名叫辛巴拉的印度裔中国科学家。

    在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之后,辛巴拉首先提出,应该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宇航员能在空间站内长期生活与工作,并且改善空间站的生活空间,使其成为宇航员真正的家。

    为此,辛巴拉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他本人也是自然生态学专家。

    在他的努力上,中国政府最终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即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类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当然,基础就是反重力场技术。

    说得简单一些,首先就得在国际空间站里创造一个与地球类似的重力场,而不是让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不但人类在失重状态下体制会变差,其他生物在失重状态下也很容易发生变异,而变异后的生活是否能够在必须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存活,显然是一个未知数。

    结果就是,创造一个重力场,成为解决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为简单的办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