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以退为进 (第5/6页)
随着俄军占领德黑兰,以军在安曼的进攻又毫无建树,巴拉姆至少可以宣称,以军已经成功实现了主要目的,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强攻安曼,可以在兵力损失还不足以威胁到战线安全的情况下结束进攻行动。 更重要的是,罗林森不能由此指责巴拉姆。 至少从局面上看,以军的进攻行动,确实牵制了中国军队,使中国军队不得不从德黑兰撤退。 至于更加长远的战略影响,对美国就没有那么有利了。 虽然马歇尔非常清楚,是中伊军团主动放弃了德黑兰,俄军才能在二月十一日攻占这座已经丧失了战略价值的城市,但是美俄有约在先,所以马歇尔不得不考虑向伊朗派遣四个美军师。 二月十五日,在总统的催促下,马歇尔下派了两个师前往伊朗战场。 这两个师先进入黑海,再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 两天后,随着美军赶到,布鲁希洛夫开始从伊朗撤离主力部队,着手策划在西伯利亚发动战略反击。 问题是,美国承诺的另外两个师要到二月底才能到达。 结果就是,在二月二十日,戚凯威把之前派往伊朗的第一一三集团军抽调了出来,用来加强中东、特别是沙特西北的战略防线,巩固了中国军队在约旦附近的防御力量,使得以军在“安曼会战”中取得的胜利变得毫无价值,还使美以联军增加了数百公里的战线,降低了美以联军的兵力密度。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军还得继续向中东增兵。 当时,戚凯威只在伊朗留下了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