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地区共同体 (第5/6页)
进行的必须工作。 只用了一个月,牧浩洋就完成了对八个盟国的外交访问。 有巴基斯坦与朝鲜带头做示范,外交行动非常顺利。在牧浩洋回到北京后不久,泰国与印度尼西亚还派遣特使访华,主动提出与中国结盟。至于八个盟国,在杜小蕾进行第二轮外交访问时,均表达了加深合作,建立泛亚经济共同体的意愿,并且非常积极的与中国合作应对粮食危机。 八月底,黎平寇开始了对盟国的正式外交访问。 事情的进展,比预料的还要理想。 九月二十四日,由中国主持的“泛亚共同体成员国首脑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除了中国、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孟加拉国、马来西亚之外,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与尼泊尔的国家首脑以非成员身份参加了会议,菲律宾、新加坡、印度、马尔代夫、阿曼、伊朗与埃及则派遣政府高级官员,以观察国的身份参加会议,其中阿曼与埃及还提出了入盟申请。 阿曼的积极行动,可以看成是海湾国家在试探中国的战略底气。 至于埃及,那就别有用途了。 要知道,埃及在原则上是非洲国家,只是其西奈半岛在亚洲大陆上,因此被看成是跨大洲国家。埃及在这个时候积极接近中国,肯定不是为了加入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而是希望获得中国的战略支援。说得直接一点,埃及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以埃及为核心的大阿拉伯国家,而中国的支持显得至关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