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斗争 (第6/6页)
了。 原因有两个:一是牧浩洋不想走老路,二是主要竞争对手是曹安国。 黄峙博没有强迫牧浩洋去陆战队,最终让吴建军留任一年。如果一切顺利,曹安国将在二零二七年底出任陆战队司令。 与陆战队改革同步进行的,还有各军兵种指挥体制改革。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在完成改革之后,四大军兵种司令部只有行政管理权,直接向国防部负责,不在拥有所属兵种的指挥权,由总参谋部统一指挥各兵种,以提高各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 显然,这轮改革,是在为接下来进行的第三次改革做准备。 作为中国军队中,多兵种协同作战理论的发起者,黄峙博肯定会推行第三轮改革,打破原有的作战指挥体系。 至于怎么该,恐怕只有黄峙博清楚。 改革,肯定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也肯定会产生矛盾。 黄峙博与腾耀辉的矛盾就集中在第二次军事改革上,因为改下来后,像腾耀辉这样的军种司令将被架空。 如果不是陆风烈出面,让黄峙博立下规矩,订下三大军种司令轮流担任总参谋长,恐怕腾耀辉早就跟黄峙博翻脸了。 作为黄峙博的追随者,牧浩洋非常清楚军事改革的重要性。 中国军队要想在下一场战争中取胜,就得大力推行军事改革。要想证明改革方案是否正确,也只有战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