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再战印度洋 (第3/6页)
的过程来看,如果当时解决了通信问题,牧浩洋在指挥环节上的压力将减轻不少。 当然,这件事很快就处理好了。 因为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比预料的还要顺利,所以陆军有几架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没有派上用场。 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那条潜艇发回来的情报。 四日凌晨,一艘在所罗门群岛南面、即珊瑚海北面海域徘徊的攻击核潜艇发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美军舰队正在南下,预计目的地是澳大利亚东南港口。因为距离太远,而且美军的反潜屏障非常严密,所以这艘攻击核潜艇没有能够靠近美军舰队,也就无法探清楚美军舰队的具体情况。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支规模庞大,得到了严密保护的舰队。 电报中,明确提到了“舰队”,而不是船队,并且说明,舰队的航速在三十节以上,而当时最快的船队,也就只有二十四节。 问题是,这支舰队到底有多庞大? 事实上,早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之后,牧浩洋就认为,美军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印度洋派遣一支舰队。虽然当时牧浩洋还不认为美军会放弃西太平洋战场,也不认为美军会竭力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但是他有理由相信,美军至少应该派遣一支舰队过去,哪怕只是一支没有航母的舰队。 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美国必须向澳大利亚证明还有足够的军事实力。 到了去年十二月底,牧浩洋的这个预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德拉-霍姆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