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三十三章 疏忽大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疏忽大意 (第4/5页)

 当天上午,也就是被“淡水鳐”号发现后不到两个小时,美军第三舰队遇到了一艘悬挂法国国旗的货轮,而且这艘货轮正驶往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船上运载着在帝力港装载的货物。

    按照美国海军的交战规则,如果遇到敌对国、或者是亲敌对国国家的船只,除了直接击沉之外,就是俘获,并且安排人员押送船只去美军控制的港口,在不影响舰队作战之后才能放行。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已经扣押了十多艘法国籍货轮,只是最后都放行了。

    因为这些事情,法国已经多次向美国提出抗议,即美军没有任何理由在公海上扣押法国的非武装商船。

    按理说,尼克松应该扣留这艘法国货轮,然后将其押往布里斯班,等到第三舰队完成作战任务后再放行。可是尼克松没有这么做,只是派遣陆战队登上货轮,检查了货物,确定运载的是棕榈油后就放行了,因为在美国当局的战时禁运清单中,棕榈油属于民用物资,不在禁运范围之内。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定。

    这艘名为“阿瓦隆”号的货轮,实际拥有者是中国航运公司,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帝力到努美阿的航线上执行侦察任务,当时船上有四名东帝汶的海员,只是这四名海员的真实身份都是军事情报局特工。

    结果就是,“阿瓦隆”号在下午一点就发出了电报。

    有趣的是,美军第三舰队也截获了“阿瓦隆”号发出的电报,而且经过对比,基本上可以肯定用的是中国情报机构的密码。虽然无法破译,但是至少可以肯定,“阿瓦隆”号是一艘商业间谍船。可是到这个时候,尼克松都没有采取行动,不但没有派战舰把“阿瓦隆”号追回来,审讯船上的谍报人员,甚至没有改变舰队的航向,只是让参谋把这件事记在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