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战术侦察 (第2/6页)
,就算中国空军认识到了高空高速截击机在现代制空作战中的重要性,也不可能大量装备。更重要的是,这种性能单一的重型战斗机很难获得打开国际市场,因此中国空军得承担全部研制经费。为了几十架、最多上百架战斗机投入巨额研制经费,而且很多工作得从头做起,显然不大划算。 紧接着,中俄的军事合作全面展开。 利用这个机会,中国空军不但从俄罗斯采购了十二架mig-31,还以合作的方式与俄罗斯共同改进mig-31。 名为改进,实际上是借此机会获取关键技术。 可以说,就算中国空军暂时放弃了发展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想法,在未来某个时候,也不见得会上马类似项目。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未来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也许就是空天飞机了。 只是,中国在相关领域几乎没有技术积累,需要俄罗斯的关键技术,也就有理由为共同开发投资。 当时,十二架mig-31全部装备空军的战术实验部队,用来探索高空截击战术。 至于从朝鲜获得的四架mig-31,在此之前就移交给了沈飞与成飞,被航空工程师拆成了零件。 现在,这些战斗机派上了用场。 mig-31不但是性能出色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凭借其超群的飞行高度与速度,特别是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是一种理想的战术侦察机。 事实上,mig-31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依靠巨大的机内载油量,mig-31能在打开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以两马赫的速度飞行两千公里。 这个能力,连f-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