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百零八章 毁灭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毁灭之路 (第3/5页)

联军就战败了。

    从七月三日开始,美俄联军的目的不是守住伏尔加格勒,而是让被中国军队围困的四百六十万军队突围。

    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围歼战中,只有不到七十万美俄联军成功突围。

    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围歼战。

    美俄联军在这场战役中阵亡与失踪的一百六十万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突围的时候死于火力打击,特别是炮火打击。

    从七月八日开始,中国陆军前线部队每天消耗的弹药都在八万吨以上。

    也就是说,火力打击、特别是炮火打击是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手段,而那些分布在敌后的机场就是炮火打击的支撑点。

    在炮火封锁下突围,几乎就是让军人去送死。

    别说徒步作战的步兵,就算是坦克战车,也不可能在炮火封锁下突围。

    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美俄联军的士气迅速归零,大批部队选择了投降,不然也不会产生将近二百四十万的战俘。

    七月十四日,俄军伏尔加格勒方面军第十七集团军集体投降。

    这是自开战以来,第一个投降的俄军集团军。要知道,即便在哈萨克斯坦会战中,被包围的俄军中,也没有出现整个集团军投降的事情。当时,该集团军的二十七万名官兵,在遭受了长达三天的炮火打击之后,剩下的二十二万名官兵在绝望的情况下,向驻扎在绥拉菲莫维哥附近的中国军队投降。当时,驻扎在该地的只有两支突击集群与四支火力支援集群,兵力才一万多人。

    打到七月二十六日,伏尔加格勒方面军总司令,也是俄军前线总司令,在七月二十四日才获得元帅军衔的乌里扬诺夫让一名上校参谋,向包围了司令部的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一支突击集群的上校军官投降,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