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暂定十月十五 (第3/6页)
运送了数十万吨工程物资,但是工程兵的规模非常有限,很难及时修复被炸毁的桥梁隧道。 到十月七日,前线部队只获得了应得物资的百分之六十。 能达到这个程度,还多亏了人民军动员的民间力量。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至少有一百五十万朝鲜军民在协助志愿军运送物资。为了尽快把物资送上前线,朝鲜各地政府甚至组织了“挑夫队”,专门组织人力走联军炸不了的山间小路,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把弹药、粮食等物资送上前线。 没有物资,部队就无法作战。 为了解决物资问题,黄峙博不得不让第四十七集团军留下来,专门协助后勤部队修复沿途受损的桥梁隧道。 期间,他还让戚凯威专门回去了一趟,请求总后勤部派遣更多的工程部队。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物资最多能坚持十天。”戚凯威拿出了一份文件,“这是后勤保障的相关资料,如果战役在十五日打响,同时投入七个集团军,能坚持十天就是奇迹。要想延长进攻时间,只能让主力部队分批投入战斗。” “没有别的办法了?” 戚凯威摇了摇头,拿起黄峙博放在桌上的烟盒。 “这也不是问题。”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朝鲜就这么大个地方,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西线战场上,同时投入七个主力集团军很不现实。过大的兵力密度,不会增强我军的进攻能力,只会使指挥变得更混乱,让联军的空中打击更有效。” 戚凯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