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阿拉伯联邦 (第6/6页)
扑灭了战火,火种依然存在,而且随时有可能引发下一场战火。 战后,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的第二轮军备竞赛立即展开。 虽然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全力支持,仅在接下来一年中,美国就为以色列提供了总价值近两千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上百架f-44战斗机、一千多辆m27a1主战坦克、上千门大口径火炮。但是在中国的帮助下、以及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埃及与叙利亚的军备力度远远超过了以色列,在二零三八年两国各获得了数百架战斗机、数千辆坦克,以及足够武装二十个师的其他装备。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战争,“埃叙轴心”已经形成。 二零三八年初,埃及与叙利亚宣布结为战略同盟关系,在对以问题上采取攻守一致的基本策略。当年年底,纳杰夫访问大马士革,与已经成为总统的阿萨德签署了《埃叙阿拉伯联邦共同宣言》,正式组建“埃叙阿拉伯联邦共和国”,由纳杰夫担任联邦总统、阿萨德担任联邦副总统。 虽然在当时,埃叙阿拉伯联邦更像是一个邦联性质的国家联合体,因为埃及与叙利亚都保留了独立国家的地位,但是此举对整个阿拉伯世界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埃及与叙利亚无疑是阿拉伯世界的引力中心。 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在二零三八年,焦点不是中东,而是东南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