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萱_分卷阅读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3/4页)

“不过像这种中价的麦,却是我们并州的,色泽虽差点,但麦香浓郁,入口一点不差。太原、上党、西河,就能收到很多货,不但本地销,还会运出去,运去司州荆益等地。”

    至于为什么不往徐州豫州运,那肯定是冀州兖州麦子物美价廉,竞争力更强。

    姜萱秒懂,也不打断,只听着管事侃侃而谈,偶尔问上一两句。

    这些信息,她都暗中记下。

    等货卸完,姜萱大致能粗略了解并州的粮食格局了。

    差不多了,深入些的下次再来,甘氏这边粮车都收拾好了。

    姜萱算了账,给管事结了银子,最后她问一句,“管事的,你们甘氏有盐么?我这还有点地方,想卖点盐试试。”

    除了粮,盐也是她的目标。

    不成想管事摆摆手:“没有,咱们没有盐。”

    见姜萱有些惊讶,毕竟贯通南北的这么大的一家商号,他接过银子,笑道:“盐这玩意,关系不够硬,贡上去不够多,难啊!”

    盐在如今,可是个金贵玩意,老百姓吃不起盐的不少,吃得起的,一年到头的收入基本都给出去了,而且还得淡食。

    制盐技术不过关,产量上不去,再加上地域限制,基本只有沿海的州郡才能产盐。

    这完全是卖方市场,商人想贩售盐,得过硬的关系,还得用大量的银子开道。

    甘氏其实是并州本土商号,后续逐渐发展出去的,钱有,但沿海商号比人脉是劣势,索性不沾。

    据管事说,这其实是常态,内地商号做盐的都少,涉及基本都是二道贩子。

    姜萱还是有些诧异的,因为据她所知,并州往南很近的河东郡,就有大盐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