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三万围困十万,后勤大胜利 (第19/21页)
双方各自罢战,却不想天气越来越冷,雪花也越下越大。 到了第二天清晨,一场罕见的大雪掩埋了道路。 朱瀚刚刚走出营帐,就遇到了徐达、常遇春等人前来禀报。 “副帅,贼老天太冷了,昨夜已经有军士冻伤,要是没有柴禾与棉衣,只怕要减员呢!”徐达忧心忡忡。 “是啊,副帅,咱不怕鞑子,不怕刀枪,可就是怕冷,要是冻死那可亏大了!”常遇春挂着两行清鼻涕嘟囔道。 朱瀚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始料未及。 “我们是钉在鞑虏背后的索命钉,坚决不能动摇,缺少御寒的柴禾与棉衣,那就让百姓们帮我们去砍柴,去制作棉衣,三千人需要的御寒衣物也不算多,完全可以让百姓帮着凑齐够数!” 朱瀚已经是思索到了方法。 “好,就这样办!”常遇春大喜过望。 “好了,你们立刻派人去采买柴禾和棉花,统统给照价给钱。” 朱瀚吩咐道。 “是,属下这就去办。” 常遇春和徐达领命而去。 义军大部继续留守营寨,防止元军突袭。 朱瀚带着几十名精锐,在大道上走着,沿途遇到了一些村庄的村民们,表示义军给他们双倍工钱,直接让他们去砍柴,去采买棉衣。 而且,朱瀚还答应,将会在此战胜利后,再给每一户人家发给了五百文铜钱。 这样一个穷苦的年代,谁会嫌银钱多,有了银钱,他们才能活的好一些。 这些百姓们纷纷踊跃表示,就算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把御寒的柴禾与棉衣,送到义军的大营中,给义军的将士们御寒。 不久以后,也就是不到半天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