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廪丘之役 (第3/6页)
中军佐带着怒气来到敝邑,我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中军佐若是要将外臣俘虏到晋阳,放逐到大原牧羊,也悉听吩咐;要剥夺廪丘,让国人作为隶臣妾,用绳索拴着带回新绛人市,也听中军佐吩咐。如果中军佐顾念先祖父与赵文子之好,能让外臣以钱帛金器赎身归国,君之惠也,外臣之愿之。非所敢望,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这番话是模仿当年郑襄公降楚庄王时的陈述,不过说的也是事实,乌亚旅那位曾奔晋的祖父和赵文子的确有些交情。 那是四十年前的晋平公时代,乌亚旅的祖父,齐国的乡良人乌馀带着廪丘邑逃亡到晋国。他随即发挥了廪丘邑卒强大的战斗力,先攻下卫国的羊角,又偷袭鲁国高鱼,接着南侵宋国,搅得濮水一带鸡飞狗跳。 当时范宣子已死,赵文子为政,面对被诸侯所痛恨的廪丘乌氏,多数晋卿主张讨伐灭之。但赵文子却派使者不带一卒前往廪丘,用计瓦解了廪丘邑卒,将诸侯城邑归还,诸侯是以睦于晋。乌馀被赵文子绕了一命,这才能再次归齐,所以说起来,乌氏还欠赵氏一个人情。 因为他的话语里带上了哀情,狼盂大夫窦犨听得面色不忍,开始为乌亚旅求情。赵无恤则只是在思量利害关系,若是齐人半旬前攻破了甄邑,自己也不过是这下场,甚至还更惨,胜王败寇,天经地义。 不过,虽然战阵相杀时已经渐渐不讲究古军礼了,但打完仗后诸夏贵族还是得文质彬彬,不能辱之太甚。毕竟谁都不知道下一次战争自己或者亲属是不是会被俘虏,今日苛刻待人,明日很可能会一一还回来。 纵兵劫掠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