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_第319章 爆发式增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爆发式增长 (第4/5页)

赵飞扬。

    尹尔河谷牧场增加了这2000头褐牛,生产期的奶牛就有6000头,实力大增。

    牧场的发展就是这样,前期的发展是最艰难的阶段,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要不了几年就能进入自我循环发展的阶段。到了那时,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完全可以躺着数钱了。

    杜晓燕顺利的购进了6000头小牛犊(三代褐牛),其中绝大部分是母牛。种牛场可不仅仅是褐牛育成这么简单,同时还有着改良品种的任务。

    至于奶牛新品种的培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属于科研的范畴。

    忙完这一段时间,孙东专门过来向秦西风做了工作汇报。目前,天然牧业下属的三家牧场,月净利润合计已经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另外,种牛场也实现了正向盈利。

    “按照汇总计算的结果,天然牧业的月营收即将超过7000万元,月净利润大约在1200万元左右。这里面不包含一次性收入,比如像前些日子卖出小牛犊的收入就没有包括进去。”

    听着孙东夸夸其谈,秦西风有一些走神。

    天然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基本上没遇到过太大的波折。

    在忍耐了这么长时间之后,三代褐牛的出生,特别是二代褐牛进入了生产期,公司的收入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当然,这种高速发展模式不可持久。如果不大规模从外面引进奶牛,孙东所说的这种业绩大概会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

    到了那时,第三代褐牛就会进入生产期,第四代褐牛也已经出生,不出意外的话,天然牧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又会再上一个大台阶。

    但考虑到牧场和种牛场的承载力,三家牧场的天花板就是分别饲养2万头褐牛,而种牛场的最大承载力大约是1.5万头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