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2章:千层套路 (第1/7页)
之所以对赵天成哭穷卖惨,是因为李阳不想做冤大头。 可能这么说有点绕,但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但凡李阳这样一个身价颇丰的企业家表现出一点点想要做慈善性投资的意思,就会被大大小小的领导吞的渣都不剩。 这一点都不夸张。 在十几年之后,有句话叫做投资不过山海关。 这话可能带有一定的地域偏见,可是无风不起浪,能够传出这么一句话,肯定是有原因的。 在穿越之前李阳虽然混的不咋地,但江湖上的事儿他可是听说了不少。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02年的时候绥城市招商引资过去的一家薯片厂。 薯片厂是新加坡那面的华侨投资的,规模不小。在薯片厂建成之后,可能是这个华侨真心想要为家乡做点事情,就拿了两千万出来搞了个什么发展基金。 华侨的愿意是用基金进行投资,然后投资收益再用于当地一些必要的脱贫和教育建设。结果这两千万拿出来,委托当地政府共管的基金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本金都给分割完了。 基金这样的用法把那个华侨给气的够呛,可是尝到了甜头的各个部门从此之后就把这个薯片厂当成了化缘的地方,甚至一些清水衙门派了专人去坐班争取赞助和捐款。 搞的这个华侨是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给,给不起。虽然都是些二三十万的小赞助,可是蚊子多了那也是rou啊!只要口风吹出去,一年下来每个三五千万都不够。不给,跟当地政府的关系闹僵了。哪怕是有大领导给背书,但是阎王好处小鬼难缠,各种各样的刁难接连不断。 最后没办法,那薯片厂干了几年之后便撤出了当地。 那是08年左右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